查看: 2909|回复: 4
收起左侧

最怕不学无术——澄海先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16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重庆 来自 重庆
先生:
德山宣鉴祖师为啥在纸烛生灭的明暗中深悟?如果在我们面前点燃纸烛又灭掉,我们会开悟吗?那为什么德山真的可以瞬间开悟?
我们要研究整个公案,从中学习他为什么会在那个机缘中开悟。
首先德山花了多少时间研究金刚经?又从中体会到什么,才会写上厚厚的一本青龙疏钞?你试试看,写三篇金刚经的心得,写得来吗?
他又说学佛威仪就要多少劫,然后要花多少劫去实践力行,才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是对佛法有饱满的心得才拿得出来的勇气。哪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他要去和崇信好好辩论一场,消灭这个魔头。
这辛苦培养出来的信仰,我们怎比得上?
这是事态常理,最要紧的是导师在《观潮随笔》中的“肺腑之言”:
“所举悟境,统通是错,全无是处。此事不可思议,岂容意识著述?凡是听得来的、学得来的、思维得来的、书上看来的、说得的、写得的,总皆不是,切莫揣摩自是,以免认贼作子,坏尽法财,永塞悟门。”
导师在《观潮随笔》的“法病”中,对小根辈提出警讯,要好好地研究,因为小根误解在把方法当成目的,一心讲保任:
“但自得正受至证佛果,中间犹隔十万八千里,犹有无限风波在……这种误手段为目的的毛病颇难医治,因为它易起法执而引发大我慢……此辈既连信位也登不上,曰‘历诸地位,上上增进’,绝无可能。佛佛祖祖只做牧牛汉?永远滞于保任,更无向上事,有斯事乎?亦宁有此理!”
这就是得少为多的大我慢。

所以我一直强调“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要在工作上精进,成为专业,游刃有余。有专业的精进,学佛法就有底气、有方向,因为求善求美就精进,精进就是般若。
安祥禅很多人都有这个毛病,几乎没有专业,马马虎虎。没有专业,意志必然松散。我们群里这种缺失的人比较少。
台湾有位大德学得很好,偏好痴呆守寂,任人欺凌,为人负责,有点憨厚。最后呢?遗憾终生。
有专业的人比较有信心,也很容易精益求精,不会马马虎虎。
没有专业精神的人似乎都过得不通畅,生活麻烦也多,不足为怪。
《坛经》说:“心通及宗通,如日处虚空。”
心通即安祥,就是爱心,就是智慧,就是勇于承担、光明正大的心怀。
宗通就是专业,做哪一行就要对哪一行专精杰出。学安祥,就要有般若三昧,游刃有余,不是放嘴炮。
最怕不学无术,佛经不看也不懂,又没专业,世学也肤浅,偏偏要上堂,要当大弟子。


微信图片_20220721085227.jpg
发表于 2022-8-16 11: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IP未知 来自 共享地址
路过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16 14: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重庆 来自 重庆
路过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16 17: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重庆 来自 重庆
已阅!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16 17: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重庆 来自 重庆
路过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