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724|回复: 50
收起左侧

回不去的故乡,云阳农村真实写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18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重庆 来自 重庆
我的老家在云阳的一个小山村
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这里山清水秀!
这里住着朴实的山民
很少回家了,
这次借着杀年猪的机会
回了趟老家!
感触很多,就记录些文字!

d69fcb1bc26fb132fb5edcb0e835f3d5.jpg

近几年
老家的人越来越少了!
要么都城里买房了!
要么都出门打工了!
村里越来越安静了!

254a328f61b07fec13fa4d786fe6cbf9.jpg

关闭着的木门
主人是很久没有回去过了
曾经喧哗的大院子
现在也就还住着几户人家
基本也都是上了年纪
在家留守了

c95e0298ec8484eb7755f9f9ecff0c18.jpg

地里的蒜苗,记得以前炒嘎嘎的时候
老妈总喊我去扯点蒜苗

7e1dc637a5532f950792708c07d75dc3.jpg


水缸!
上面的竹盖子是防止掉东西进去的!

a55281b9b95ac881ed22b44f22b0ce72.jpg


旁边的背篓,里面装的是红苕儿!
一般是给猪儿过冬的!

2f85b245691541abefa5a8ddb7096234.jpg


洗红苕的锤棒

20ec31bf026dfab18ce867ca35088551.jpg


瓦片
(脚印都能上屋梁的娃儿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揭瓦片)

下面给大家拍些以前的老东西:

曾经养蚕的簸箕

fb825b0988e74e47a433849db9ff7af7.jpg

c0876d4340d8751667f83e2e8af6933e.jpg

饭桌

ad6862968209b255ad35811ad10e7a0b.jpg

小板凳和扁挑

976e970d1aba16b5fbb7e8ec4f1ee047.jpg

伴桶(打谷子用的)

c80f83bc7986c75654386a8414f8de82.jpg

挂挂

233e27cfc90e07663db41e55648e2c10.jpg

高粱扫把和锄头

aa4b1ee2ad9fdbb3c55f94f1e3a7957c.jpg

撮箕

4579309f4add84ed814731ad231a79ee.jpg

黄桶

6f8ac3623bd4d855dbfea2e557ead905.jpg


大扫把(用斑竹子做的)

9c6b18171dcb2485992448ce00148467.jpg

记得这个不?
挑箩筐的。特别是打谷子的时候。
居然还有这么多老南瓜!
煮点南瓜稀饭安逸哟!

本来是回切杀猪的
还是发点杀猪的照片嘛!

a906dbc0d2a1faa37fe5e29ae92f1733.jpg

准备好的烫灶

bd49cec2517d80cd966b5e729106b369.jpg

d127cd0a7a7e3e90502408cf1b606bbc.jpg

猪脑壳

149f0df80d7cfc43deeece6a9ce9dae4.jpg

c118b63d6e3ac5dd0b5fe977e2654080.jpg

猪儿不是太大,180斤!
大了就太肥了,不喜欢吃肥嘎嘎!

3de5bb508224dc6620af90eaa28c4add.jpg

项圈

d0356536dfca026e716b4f631add4f29.jpg

猪肝、猪心子

9a5271da15826fa1f2ed45344affabf5.jpg

杀猪刀

64ff60fa6056e5b10a45f3bc14ad52e0.jpg

记得这个东西不?
棕树叶子
农村挂嘎嘎都用这个的!

好了!
不说了!
长期在城里待久了的娃儿!
抽空可以回老家吃吃杀猪饭
最后送大家一个老南瓜!

6e71adc8ca06930ee392efdacc7f76e4.jpg
发表于 2021-10-18 23: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湖北 来自 湖北鄂州
挑箩筐的是箩脚,挂嘎嘎的是反子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8 23: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重庆 来自 重庆
倒是送过来撒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9 00: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重庆 来自 重庆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9 01: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西藏 来自 西藏
村(队上)的大老一辈的都入土了,就剩我们这一辈的上辈了,年轻人都外出了,记得爸妈那一辈的有头脑的都去广东打工挣钱,故乡难离的在家农忙,儿时候最远的距离是爸妈去“河南”了,最怕的是不听话时候把你买到“河南”去。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9 02: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重庆 来自 重庆
有老家真好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9 04: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重庆 来自 重庆
回忆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9 05: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重庆 来自 重庆
我经常回农村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9 06: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重庆 来自 重庆
真好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9 06: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重庆 来自 重庆
美好的记忆。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9 06: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来自 浙江温州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9 06: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湖北 来自 湖北武汉
儿时回忆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9 07: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重庆 来自 重庆
老家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9 07: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重庆 来自 重庆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9 07: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重庆 来自 重庆
老物件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