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93199
- 云豆
- 颗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9-8-1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发表于 2019-9-2 15: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重庆 来自 重庆
随笔
老李往事(文/寻梦的夏虫)
前几日,和许老娘视频聊天,说起老李的往事,老李一辈子乐观、坚强,说着说着自己都哭了,许老娘劝我:“丫头,一切都过去了,不要想了……”
可是说不想,又怎么会不想呢!那天就是老李的故事就和一朋友聊到半夜。和朋友的聊天中,把思绪带回了2003年,那年在是搬家到新城后的第一个暑假,武弟弟四年级,我初二,正好那年有非典,学校提前放假。
许老娘当时在成都打工,让我和武弟弟去成都玩,回来的时候,许老娘带着我们转道重庆,去看老李。从菜园坝下火车了,中途了转了好几趟公交车,才来到老李打工的地方——江北金岛花园。
从公交车站,走到老李上班的火锅店,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火锅店与人行道由十几步阶梯连接,许老娘拉着东西,我和武弟弟跟在后面,走到吧台问了老李在哪里?吧台美女顺手一指,厨房在那边,我快速跑到厨房门口,还没走到门口,一股刺鼻的辣椒味扑鼻而来,当时睁不开眼,眼泪汪汪,喷嚏一个接着一个,好不容易走进去,泪水加鼻涕分不清了,只模糊地看见里面站一个穿白衣服的人,老李已经看到我了:“丫头,看到我激动了吗?都哭了……”
老李边说边把落地大风扇转过方向,对着我吹,那会儿我才睁开眼看清楚,老李拿着大铁楸,不停地在搅拌直径约两米的大铁锅,里面装得满了辣椒。八月的重庆,正值高温,厨房温度更高,许老娘随后而来,看见老李这种情况,转过头去眼睛已经开始湿润……
当晚,火锅店的老板,热情地招待了我们,闲谈中我问老李:“平时你住在哪里哦?”老李说:“丫头,就是你进厨房,看见的旁边头顶上的小阁楼,夏天不住里面,冬天住在那里!”回想上午进厨房的情景,满屋子充满了呛人的辣椒味,又闷又热,还不透气,人还要住在里面,不敢想象……
那夜,许老娘和老李促膝长谈了一晚,那晚我们睡在包间里的,老李说:“丫头,回去了好好读书,你看在这里做服务员的,很多就是中专毕业,拿什么不小心弄错了,就要赔钱……”。第二天一早,我们都起得很早,老李在吧台交接工作,我们在旁边等他,正好送酒水的人来了,那位叔叔一次背三箱山城,进来第二趟的时候,他没看清梯坎,被绊倒了,整个人摔倒了,啤酒随箱子砸得到处都是,老李见状,飞快地转身,把那位叔叔扶起来,又让吧台美女拿创口贴,让其他人来帮忙,清扫地上的破酒瓶。那位叔叔当时很着急,老李安慰他:“人,没事就好了,不要在乎那么多,下次一定要注意安全!”摔烂了一件多酒,我知道那位叔叔在乎的是什么,生活就是这么不容易。
许老娘提议老李带我和武弟弟去动物园看看,我们坐公交车到了杨家坪动物园,在售票处一问,一张门票三十元,我们四人一起进去就要九十元(我和弟弟可以算一张门票)。问了价格,老李和许老娘有些犹豫了(2002年搬城后,老李的企业破产,外债上百万,他从老板变成打工者,为了躲避要债的人和继续生活下去,一位远方亲戚好心悄悄收留老李在火锅店打工为李大哥挣生活费,除了家里的至亲,没有谁知道老李在哪儿。),许老娘让我和武弟弟去,想想老李工作的环境,挣钱的辛苦,我直接回绝了她,我们不去看了。
那一整天,许老娘和老李坐在动物园对面的九龙坡广场,谈了很久,我和武弟弟在旁边玩,老李和许老娘促膝长谈地神情,我现在还记忆犹新,他们那时对生活坚定的眼神,还有对彼此的牵挂和鼓励,在夕阳晚霞照耀下,显得格外的美丽。有句老话是,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无论那时条件多苦、多累,有多少人围着,堵着他们要债,老李和许老娘都没放弃彼此,同舟共济,面对困难和挫折,这完美的诠释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老李十个兄弟姊妹,在他还是很辉煌的时候,他对每个侄男和侄女都如自己的子女一样,有什么好吃的,都会拿。90年代,过年发压岁钱,老李直接是给每个孩子发50元的人民币。
当老李没得时候,哪些想方设法套路我和弟弟,问老李去哪儿,哪些人说过的难听的话,做过难堪的事,一切都没击倒过老李,这些困难在老李那里,都不是事,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他总是从容淡定的面对。
常言道: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老李的乐观、豁达,或许是由于他曾是军人的原因,老李是幸福的,从老山前线侥幸幸存下来,所以他面对人生的大风大浪,变得那么淡定。
老李,我的姑父,父亲一辈子敬重的兄长,疼我、爱我,待我如亲女儿的姑父。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