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53458
- 云豆
- 颗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8-7-2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发表于 2019-9-24 00: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重庆 来自 重庆
多年以前,在广东偶遇小学同学,聊起过往。“你小时候一到下课时,就捞起报纸看。”同学对我说。“是吗?我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红歌副食大吃一惊。
上世纪八十年代,虽然邓伟人三起三落之后东山再起,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满大地,但地处内陆西南的重庆农村(那时还属于四川)依然是一片文化沙漠。大多数农村人意识不到中国的改革开放对自己意味着什么。
父亲是生产队的队长,而且当时算是有文化的队长。按规定,每一个生产队都要订阅一份报纸——万县日报。整个队里除了父亲有阅读的习惯,其它叔叔伯伯都没有这个习惯。所以放在家里的报纸除了父亲阅读,然后就是读小学的红歌副食读了。
阅读的习惯就是那时形成的。那时候,在中国还流行连环画,自从我识字后,场镇上的连环画书摊都被我看遍了,每一个老板都知道我一到场镇上就是待在书摊的板凳上。直到把所有书摊的书看得一本不剩。
后来大一点了,有机会到老县城,报刊亭新华书店,都是我流连忘返的地方。曾有一次,因为太过投入还落下了回家的客车。
记得那时,只要是有字的东西,逮到都要阅读,也不管是什么书,也不管看不看得懂,都是囫囵吞枣,像海绵吸水一样的如饥似渴的读下去,而且基本上是不读完不撒手。一个晚上都可以看完一本,也不管从书中读到什么,学到什么。就是从骨子里喜欢读,没有什么目的,没有什么功利心,就是很纯粹很纯粹。阅读也会上瘾,也是一种病,得治!
可是,现在条件好了,从图书馆借的书却一个月翻不了几页,本来借期一个月,总是会超期超期。
突然之间,对阅读再也找不到从前的感觉了。悲哀的发现,面对着一本书,读不动了,就像一座山一样。这病,也得治。
如果什么都没有,那么,还是好好读几本书,只是再也不能像小时候那样一眼一眼的扫过去,心中却留不下痕迹。
因为那时,总觉得时间应有尽有,看不到尽头。
而现在,一切都变了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