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459|回复: 2
收起左侧

我的老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8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重庆 来自 重庆
      在我读书的经历中,有许多教过我的老师,唯有这几位老师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

      读小学的时候,三年级以前我的成绩不十分好,原因是家里的娇惯。我母亲在生我以前生了两个姐姐都夭折了,我是第三胎,出生后父母很溺爱,凡事都由着我。到了读书的年龄,就成了当地有名的顽皮儿童,见了校长老师都敢骂,可算得上是臭名远扬。不管怎样也得上学读书,父亲把我送到学校里很是担心,怕在学校惹祸。到了学校,祸倒是没有惹,就是读书不用心。一、二年级的时候,我的成绩每期都在及格分数的边缘徘徊。三年级的时候,班上换了一个老师,是个女老师,任班主任,教语文。她中等身材,留着短发,经常穿一身朴素而整洁的服装,脸上的表情不管什么时候都显得十分严肃。有一次放晚学后,我和几个同学躲在教室外的转角处偷偷地吸烟,被老师发现了,她把我们叫到她的寝室,我们知道这次糟了,一定会被老师骂个狗血淋头。结果出乎预料,她并没有大发脾气地训斥我们,而是轻言细语地给我们指出小孩吸烟的危害性,要求我们今后要遵守学校的校规,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了。随后放走了其他的几个同学,单独把我留下了。我只身站在老师的面前,心里非常紧张,老师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严肃的脸上渐渐露出了和蔼的表情,并端了个凳子让我坐下,接着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是你们家里的一根苗,你爸爸妈妈的希望都寄托在你的身上,如果不调皮努力学习,我相信,你一定是我们班上最好的学生。今天把你留下来,老师的意思也就在这里,希望你不要辜负你爸爸妈妈的希望,好吗?”。我用点头的方式回答了老师的问题。这时,老师的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打此以后,老师的话时时鞭策着我,当学习偷懒时,耳边就响起了老师的话;当调皮捣蛋时,耳边也响起了老师的话。就这样,我真的成了班上最好的学生,还当上了班长。

      读初中的时候,正值“文化大革命”。不少的同学都敢批斗老师和校长,老师是“臭老九”,“牛鬼蛇神”;校长是“走资派”。当时不少的老师都生怕得罪学生,得罪了就会被贴大字报,勾90度。唯有我所在班的班主任老师,他就不信邪,上敢顶闯校长,下经常憋着嘴巴咬牙切齿地批评学生,也没有哪个学生敢批斗他。但他教学非常认真,如果你作业做不好,就要受到他“重做多遍”的惩罚,直至做好为止。他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和粉笔字。有一次,班上要办批判专栏,老师指定要我写一篇批判稿子,我花了半天的时间写好了,拿去老师看,他看一遍又一遍,脸色阴沉沉的,从他的脸色就知道我所写的稿子不如他的意。果真如此,他态度严肃地对我说:“你所写的这篇稿子,一是语言没气势,二是观点不鲜明,三是论据不充分,你拿回去认真修改后再拿来我看”。我无可奈何地只好把稿子拿回去修改。修改了再拿去老师看,他还是不满意。就这样反复修改了三次,才勉强得到老师的肯定。初中三年,其它知识没有学到多少,但写批判文章倒学会了。毛笔字、粉笔字和班主任老师认真、执着的性格也深受其影响。

      高中阶段是一个特殊阶段,“学黄帅”、“张铁生”运动风靡校园,“黄帅”何许人也?反潮流的小英雄,敢于和老师对着干的榜样。“张铁生”是个白卷学生,他主张“不学ABC,照样干革命”。就这样,许多同学也以黄帅、张铁生为榜样,不尊敬老师,考试以交白卷为荣。我也深受其害。高中毕业后回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两年。

      1977年“四人帮”被打到了,拨乱反正,全国恢复高考制度,我和许多年轻人一道,报着自嘲的心理参加高考,考试前,我的自愿是这样填的:第一自愿是清华大学,第二自愿是北京大学,最差的三自愿是南开大学。高考一个月后,结果杳无音信,也是预料之中的结果。

      1978年3月的一天,当地邮政代办所差人带给我一封信,我打开一看,是一份录取通知书,我居然被云阳师范学校高师专业班录取了。真有点喜从天降的感受。后来才知道,被云阳师范学校高师班录取的这批学生是因为各种原因的高考落榜生。我是属于乱填自愿的原因,因为我的考试分数已经超过了万县农学院的录取线。

      到云阳师范学校报到的第三天就正式上课了,我被分到政语专业班,专业所开的课程有:政治、历史、地理、现代文选、文艺理论、文学概论、现代文学、古代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教育学、心理学等。教我们古代文学和古代汉语的是一位退休返聘老教师,由于年龄原因,他的背已经驼了,嘴里看上去是装的假牙,面容平易近人。他给我们上第一堂课的情境自今还记忆犹新:上课的预备铃刚响,他就早早地站在教室门外了,身穿一件短袖白衬衫,领子上的扣子扣得严严实实的,手里夹着一大叠讲义资料。上课铃响了,他稳步走上讲台,面带微笑,先做了自我介绍,接着给我们分发讲义,我清楚地记得,讲义是蜡纸刻印的,所刻的字工整规范、行款整齐,每个标点都不马虎。所刻的内容是《诗经·魏风》的《硕鼠》原文以及对原文的讲解、注释。讲义分发完后便接着讲课,他讲课的语速不快不慢,语调抑扬顿挫,没有一句废话。板书简明扼要,粉笔字和他的讲义一样,一看就让人感到舒服。所讲的内容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讲课的过程中,天气有点热,他不喝水,不打扇,一讲就是两个小时。临近下课的时候,我看到了他的白村衫已经湿得紧紧地贴在后背上了。下课铃响后,他给我们布置了背诵《硕鼠》原文的任务,然后才战战巍巍地走出教室。第二天上课的时候,他微笑着走上讲台,用亲切的目光扫视了一遍每个同学,然后笑着说:“同学们,我来检查一下昨天布置的任务大家完成的怎样?”。当时我脑子一下子懵了,昨天的任务不是背诵《硕鼠》这篇古诗吗?我连读都读不通,怎么会背诵呢?这时,老师又把鼓励的目光投向每个同学。我坐在教室的第一排,就在老师的讲桌前面。心咚咚直跳,直觉预感到老师会喊到我。不出所料,老师真的用手指点到了我,我胆怯地站了起来,硬着头皮向老师说:“我还背不倒。”全班同学的目光都投向了我,我的脸火辣辣的。老师笑着说:“今后一定要能背诵,如果学古文不能背诵就不能提高学习成绩。”我点了点头。老师当堂再也没有点其他的同学了。打那以后,我决心按老师说的去做,学一篇背一篇,到两年毕业的时候,我学过的古文基本上都能背诵。老师给我们印发的讲义一共有四大本,他还把我们每个同学的讲义帮忙装订成册。

      这就是我的师范老师——一位退休返聘的老教师。他的敬业精神一直激励着我的教书人生。

发表于 2019-9-8 21: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重庆 来自 重庆
深度好文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9 13: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重庆 来自 重庆
为你能遇到这样的好老师感到自豪!文章写的很好,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的情感。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