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县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对近期12315投诉反映的热点,预付消费情况全面开展了调查活动,现将有关情况通报于后。 一、投诉举报受理处理情况。截止2019年6月30日,云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12315”平台受理的涉及预付式消费投诉(举报)共计20件,预付金额共计120781元。占平台投诉的18.7%,为最大投诉热点。从消费投诉类型上反映全部为消费服务,其中健身培训预付卡18件,金额120431元,美发预付卡1件,金额300元,电话卡1件,金额50元。从投诉的内容看,问题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1、经营者主体转让引发消费维权纠纷7件。主要原因是新经营者拒绝执行原经营者的合同。2、经营者主体突然关门引发投诉1件。老板离开不经营了。3、经营者主体擅自变更服务内容10件。主要是约定内容发生变更,不能按照约定提供服务,消费者不满意要求退款。 4、消费者要求解除合同引发纠纷2件。如消费者要求退还手机充值余款和对服务不满意要求退款。 二、云阳县预付消费现状。我县有136万人口的消费群体,在农村市场小集镇主要以现金和微信交付为主要形式,预付消费在手机充值等个别领域实行。在人口相对集中的较大集镇和大集镇预付消费比较盛行,预付消费是一种“预先支付款项,随后逐渐消费”的消费模式,在我县表现形式主要类型有:1、消费者为获得预期的有限资源占有或者为实现交易而采用保证性预付的方式,包括培训、装修、购买等;2、有奖销售式预付。消费者只要预付一定资金,就能获得一定价值奖品,预付的金额以后逐步消费。如家纺等销售行业。3、返利性预付,预付一定金额成为消费会员,成为会员享受打折优惠。这是主要的预付消费方式,应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主要有健身卡、美容美发卡、洗车卡、洗衣卡、电影卡、购物卡等。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消费者对预付卡消费缺乏充分、全面的了解,容易落入经营方的营销套路。消费者对预期的实现,没有充分认识到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2、预付合同不完善,退款无依据。很多预付消费仅仅只是一张卡或者一张收条,特别是时间持续时间长,金额大的消费预付,如健身或者培训,应该订立完善的合同,增加解除合同条款的设置。3、小而散的经营主体不稳定,经营主体消失时有发生,消费者权利不易实现。小店在竞争中处于弱势,易于淘汰,如理发店、美容店、经营者发生变故,一走了之。4、法律法规不完善,预付无限制,无据可依。现行有关规定无完善的管理法律法规,部门在管理中很难进行有效管理。 四、消委会的几点建议。1、加大预付费消费知识宣传,特别是经营者的《消法》规定的义务有关内容的宣传,做到诚信经营,消费者要理智消费,做个明白人,减少消费纠纷;2、实行预付备案制度,加强经营者预付的管理,要根据行业限制预付额度,对有不良记录的经营者,要禁止实行预付经营。3、加强合同管理。对培训、健身等要强化格式合同的管理,明确退款要件,加大消费者退款权利。
|